当前位置: 流行风尚
哪些名牌创意来自于中国[图](二)
日期:2017-12-04  关闭: 【关闭】  
力士:看中胡蝶的肤色气质

    资料图片:胡蝶的肤色气质很配力士
    说起英国化妆品牌力士,今天30岁以上的中国人印象最深的是它上世纪80年代的电视广告:一位外国美女对着屏幕,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气说:“我只用力士!”
    用国际影星作形象代言人,是力士一贯的品牌战略。其实如果深入发掘力士在中国的历史便可发现,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,力士就已开始了这种广告策略。
    1923年,英国著名的肥皂托拉斯利华兄弟公司,在中国注册成立自己的子公司“中国肥皂公司”。经过一番筹备,到1925年,公司开始投产。
公司运行之初,虽然发展势头不错,但仍有潜力可挖。这时公司的营销负责人把目光投向了广告。当时明星作广告依然是中外公司的流行做法,中国肥皂公司也想借此推广品牌。作为一个定位很高的香皂公司,利华兄弟公司要求给力士作代言的明星,不仅外形漂亮,而且气质上要雍容华贵,尤其是皮肤要白皙细腻,于是力士将目标锁定在电影明星胡蝶身上。
    1931年,胡蝶主演《歌女红牡丹》成名,此后主演根据张恨水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中国第一部彩色片《啼笑姻缘》红极一时。1933年在一次观众投票选举最佳电影女演员的活动中,胡蝶高票当选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“电影皇后”。胡蝶的外形和气质完全符合力士的要求,用胡蝶作力士代言人,实在是明星、香皂相得益彰。
    很快,胡蝶手拿力士的广告出现在报刊和张贴画上,力士的销售额随之扶摇直上。到1939年,该公司年产肥皂量达21.6万多吨,基本上垄断了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肥皂市场。
    今天看来,胡蝶所做的力士广告,远不及当今影星来得香艳:没有过多的裸露香肩,也没有浴缸,仅凭笑意盈盈、婉转低眉,胡蝶就达到了广告效果。
 
    奔驰:巧借梅兰芳扬名

    资料图片:《太真外传》梅兰芳饰杨玉环
    上世纪20年代,时任国民政府广州市市长的刘纪文下令从德国引进6辆用链条传动的“奔驰”救火车,以更新广州的消防设施。这些消防车性能优异,口碑不错,一直使用到抗战爆发,后因广州沦陷被毁。
    1936年,奔驰汽车进入中国内地。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,这是一个陌生的品牌,鉴于当时中国人的购买力,奔驰将自己的营销战略定位在公用车上。在进入中国之初,奔驰公司就参与了上海的货车装配项目,在解放战争的最后一年,奔驰公司还向天津供应了40辆公共汽车底盘。
奔驰品牌为中国人认知主要靠质量,不过,它的营销策略值得一提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奔驰公司赠车梅兰芳的雅事。
    上世纪30年代,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成为民众力捧的明星,时称京剧四大名旦之首。对于这样的明星和艺术大家,奔驰公司不同于其他公司采取的通常做法,聘请其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。
    事实上,鉴于梅先生的艺术定位,请其做广告在操作上也有难度,于是奔驰公司想出赠车的妙举,正所谓“宝剑赠侠客,香车送名士”。奔驰公司以欣赏梅先生的表演艺术为由,将一辆最新的奔驰轿车相赠。这辆黑色的轿车不仅秉承了奔驰产品一贯的大气,而且在操作设计上也做了改变。为适应当时中国交通法规中实行的左行制,公司特意将方向盘右置。
    后来,这辆车被梅先生当成礼物送给了自己的夫人。据了解,几十年后,该车还曾亮相车展,吸引观众驻足观看。
    赠车的举动不仅是雅事,也是营销的妙笔,不仅在当时造成了新闻效应,而且随着梅兰芳的出行,该车便频频出现在记者的照片中,刊登在各大报刊的版面上。(转载于《腾讯网》)